.没有人才不能成事,这点无需别人提醒刘彦也懂,可是他现在没有名气,宗族不会投资,在野名士也不可能来投靠。他迫切地想改变这种现状,那只有不断作战,不但是占领地盘更是积累声望,不是在作战中败亡就是在作战中壮大,除此无它。

占领博阳以来,刘彦首次慎重地通知众将领与文史于明日午时共商大事。

刘彦本来没有邀请博阳士绅的想法,后来一想觉得不对,既然已经在博阳安身,共商大事没有邀请博阳士绅似乎会造成更大的隔阂,逐命补上卢氏、何氏、高氏三家,至于其他的小家族就没必要了。如果连小家族都请,那不是无法显示出与会者的身份了吗?

受到通知的人无不欢欣鼓舞,他们有的是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彦转战千里的老人,更多的人则是在广宗战役之后追随。

能参与共商大事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那不止是虚荣心的问题,而是代表已经受到信任,乱世之秋择主追随,有什么比被信任更加值得欢欣的事情吗?从那一刻起,他们不再只是一个无关重要的小人物,而是一名能够参与制定政策的要员!

与之刘彦麾下的兴奋相比,受邀的博阳三氏却是深感为难,他们一方面觉得受到重视一方面又怕去了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那是刘彦在招集麾下文官武将商讨大事,不是喝酒吃饭,去了要被别人视为已经投靠刘彦,不去要是刘彦发怒,一时间让三家族长感到非常头疼。

要是刘彦现在是一方霸主,他们会哭着喊着要去,可刘彦不是霸主,来到青州后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一直以来除了龟缩还是龟缩,这样的人实在很难让人觉得会称霸一方。

三家首脑赶紧聚集商议,讨论了半天得出一个结论,去是一定要去的,不然就该等着抄家灭族,不过不能亲自去,让嫡长子去应付应付也就罢了,以后哪怕刘彦败亡了,别的人问起也好有个推脱。

刘彦并不知道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会牵扯到那么多,他发出通知后就一直在查看文卷。

话说回来,刘彦平时重视的重心一直在军略上,除了发布行政方针之外很少关注民政,这一仔细查看民政文卷不但让他发现自己麾下也并不是没有治理民生的人才,还让他清楚博阳士绅大略的态度。小理

“周缪?梁垣?”

刘彦仔细看了一下,周缪生于永昌元年(322年),梁垣生于建武二年(318年),两个人都是三十岁上下。

周缪内黄人,据称双亲自幼早亡,现有一妹;梁垣清河人,双亲俱在,现有一弟。

这两人都是在刘彦转战青州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誉与忠诚并收藏汉血最新章节汉血 第六十三章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