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博原被直接道出来历,高扬便知道刘彦传言不实。在传言中,刘彦是一个粗鲁的武夫,其人好杀且不重视礼仪,除了明显表现得维护汉人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然而,高扬亲身见证下,传言不攻自破,一个粗鲁好杀的武夫自然是头脑简单,能够攻占博阳也只是依靠纯粹的武力,那样的一个武夫怎么可能从卢焕的一个小动作就思索出他是博阳人,更不可能第一时间就判断是高氏子弟!

这时,刘彦刚刚率军抵达平昌城下,在事先不知道消息的情况下,只从平昌对待敌军来犯的举动上察觉出不对劲,断言平昌城内部出现混乱……

本以为能一言道出高氏子弟的身份很不简单,现在高扬不得不推翻之前的判断,重新瞩目眼前这位显得锋芒毕露的将军。

在外名声那么不堪,真正见到其人却是锋芒毕露,两种不同的反差只有一个解释,高扬是一个敢于在乱世出外游历的人,在战乱不断还胆敢出外游历绝不是增加见识那么简单,那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出外游历只是一个公开的说法,那么做真正的目的想寻找可以使高氏富贵的豪杰。这个年头,抱有这样念头的人并不少。

战乱之秋,锋芒毕露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那代表有锐气有进取心。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刻意营造出粗鲁的名声,这点很值得玩味。这不,表现得没有扩充地盘野心的刘彦,一举攻下博原不算,大军不是驻扎在平昌郡首府城下了吗?

“将军洞察秋毫。”脸上再无傲气的高扬使人看去顺眼许多,他虽然将傲气收敛,态度却依然不卑不亢:“平昌城内确实发生祸乱,然……扬所说策略并非单指平昌一城。将军睿智,自有攻取平昌战策,扬之计谋可为将军锦上添花,谋取平昌全郡,闪击东安,再取一郡。愿以小谋小略替高氏赎罪,望将军不吝。”

这个说法无疑比在博原口出狂语顺耳许多,其实只要有用刘彦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表达,他也不是不会拐弯抹角,而是要看面对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实力相差太大的情况下拐弯抹角不但浪费时间还显得很白痴,平等实力的对话自然不能直来直往,委婉也要看什么人。

刘彦听见“闪击”二字情不自禁的眉头挑了挑,随后露出很感兴趣的表情。

博阳高氏受了无妄之灾,高扬为了家族平安很是费了许多脑力,见刘彦感兴趣心里不由松了口气。他正要说些什么,却听帐外有人通报……

来人是史辩,脸上的表情很紧急,刚行礼开口说了“主公”两字突然看见帐内还有其他人,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进去。

刘彦情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誉与忠诚并收藏汉血最新章节汉血 第六十三章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