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说:“皇上不用酒,臣怎么好喝。”

朱元璋说:“朕白天从不饮酒。这规矩不是给卿定的,你但喝无妨。”

朱元璋忽然想起了什么,忙放下筷子,拿起餐桌旁的笔,写了几个字,把方才的筷子往旁边一丢,又拿起一双新筷子。

哦,刘伯温明白了,原来多余的匙、箸是备用品,他即使用餐时,脑子也不会休闲,一旦想起什么来,会立刻投箸提笔,写在纸条上。

刘基又一次投去敬佩的目光。

站在后面的云奇也才明白了奥妙。

刘基推开酒杯,说:“我也不喝。皇上平时也是四个菜,两荤两素吗?”

朱元璋说:“今天你来了,多了一荤,平时朕一个人用餐只是一荤两素而已。”

刘基说,这若说出去,也许会没有人相信。

朱元璋说,能吃饱便好,从前穷的时候,常常想,一旦有了钱,天天吃大鱼大肉,现在反倒吃不下了。

他又扔下筷子,在另一张印有龙纹的纸笺上写了几行字,手指头染了墨,云奇递上湿巾,他擦了去,又换了一双新筷子。

刘基说:“怪不得陛下面前多摆了这么多筷子,原来吃饭时也在操劳国事。”

朱元璋说他下的是笨功夫,有时半夜想起来什么事,也必定点上灯记下来,才能安枕。不像先生饱览史书,运用自如。他问刘基,古往今来,像他这么笨拙的皇上有吗?他又在写字了。

“前无古人,”刘基说,“怕也是后无来者。难怪皇上说自己食不甘味,这么吃东西,能吃出香味吗?还请陛下保重自己。”

朱元璋放下筷子又忆起了往事。那年讨饭路上饿昏在土地庙前,一个姑娘给了他半瓦罐汤,她告诉朱元璋,叫珍珠翡翠白玉汤,真是从来没品尝过的美味,他很想再尝尝,可叫御厨们做了几回,味道都不对。为了招待先生,今天特意又关照他们再商量着做一次,看有没有那个味道。

刘基说,陛下不忘根本,这是国家之福啊。这是他发自肺腑之言。

朱元璋最恨糟蹋粮食、暴殄天物的人。停了一下,他又忽然问:“朕想问问先生,你看汪广洋这人怎么样?可以当丞相吗?”

刘基回答,汪广洋为人胆小怕事,不敢担责任,小吏而已,非宰相之胸襟。

朱元璋又问:“杨宪呢?”

刘基的评价是,才干有余,品德不足,这种人如果当了丞相,会带坏中书省、六部。

朱元璋有些不以为然:“那么胡惟庸你总不至于贬得太过了吧?”他又一次扔下筷子写字。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朱元璋(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张笑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笑天并收藏朱元璋(下)最新章节第127节 叹惋着逝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