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庆宗皇帝顺聪14年三月初六,西元1932年4月11日,星期一。

对于明帝国的六百年历史来说,这一天是微不足道的一天,但是对于帝国陆军来说,这一天,却是划时代的一天。这一天,明帝国陆军多了一个全新的单位―装甲教导团。

时间倒回到1931年底,许立论中将和李凤鸣上校在北京停留了整整一个月,最后还惊动了首相大人。经过多方努力,最后,陆军装备委员会追加了五百万元的拨款,同时,通过首相大人的斡旋和施压,陆军部终于同意所有轻武器由陆军装备局统一配给,另外,总参也表态,保定、沈阳、兰州和广州四大陆院的当年度毕业生,也允许装司(装甲摩托司令部)优先在每个学院挑选5名,总计20名优秀生。兰蒙军区32年度的新兵,则是直接划了1000名过来。另外,通过李凤鸣上校和王德彪中校的努力,兰蒙军区、镇西将军府和镇西骑兵军也支援了一小部分装备,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镇西骑兵军和王德彪中校的老部队―驻兰蒙军区的步兵第7集团军调拨了20名基层军官和200名优秀士官。有了这批力量,教导团的人员架子,总算是搭起来了。

1932年1月,许立论中将和李凤鸣上校还在北京磨嘴皮子,王德彪中校带着装备处来自不同部队的参谋们在兰蒙军区司令部和镇西将军府、镇西骑兵军三地游走“乞讨”。装备处和后勤处的两位处长,则带人去了南京陆军部讨要后勤装备去了,汪伏波中校在司令部无聊的闲了几天,也飞去广州,去他的老部队―驻两广军区的38集团军挖墙脚去了,说是不弄他几百个士官,决不回来。

汪伏波离开以后,整个司令部,就剩下警卫营看家了,甚至连警卫营长,也带了两个排,陪同刚刚抵达的一支地质队,去勘察教导团的新址去了。朱子明上尉成了整个司令部军衔最高的军官。

朱子明干脆抱着铺盖睡到了装甲连的宿舍,在他的设想中,这个装甲连,将来会有两个作用,首先,这个连的官兵,大多受过三年以上的装甲车辆驾驶和保养维护训练,这一百多名官兵,将是教导团里的教导大队,连队的一小部分老兵,将被分配到各营各连担任教官。其次,这个连的部分骨干,将被抽调出来,补充先期到达部分老兵后,成立教导团的第一个连级单位―装甲侦察连。而朱子明的第一营,就将以剩下的老兵为骨干建立,以期迅速形成战斗力。

作为将来的营长,朱子明总不能连手下的连长排长们都不认识吧。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整个司令部现在空荡荡的,朱子明在给沈拖打完电话后,就基本上无事可做了,不如下部队,一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铁之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稽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稽夫并收藏铁之魂最新章节第五十二章 美国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