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史阿离去,张辽看向西北天际,不用史阿说,他都知道蝗灾会从哪儿起,他前世所在的县就是个农业大县,对于蝗虫是有所了解的。

蝗虫性喜温暖干燥和低洼地带,含水低的无植被土壤最适合蝗虫产卵和繁殖,在产卵密集区域,每三尺的土地里就有二十万到四十万粒卵,尤其是在河湖岸边,干旱季节水位在蝗虫产卵期下降,露出大片干旱低洼滩地,会导致蝗虫产卵量大增,中国历史上蝗灾大多也都发生在黄河流域。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因此就久旱必蝗之说。

数千年来,古人对于蝗灾一直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蝗虫的生命力极为顽强,埋入土中也能活下来,即便是后世的农药很多时候也没用,何况是古人。

对于古人而言,无效手段是祭天祁神,有效手段基本是捕捉、挖坑埋、火烧等,但这些手段对于每次遮天蔽日数以亿万计的蝗虫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每次蝗灾造成的后果都是极为可怕的,伴随的就是大量人口饿死。

张辽知道蝗灾要来,从去年底就开始谋划对付蝗灾之事,首先就是兴修水利,垦荒种植,挖建鱼塘甚至种草,这能最大限度减少蝗虫产卵。

除此之外,他在近一个多月中曾派士兵和青壮在干旱的河滩低洼地挖取大量蝗虫卵,喂养鸡鸭或直接烧死,但河滩地太大了,蝗虫的繁殖力也太强了,蝗灾还是发生了。

对于发生的蝗灾,张辽自然也做了防范准备,他知道中国的蝗虫大多都是飞蝗,最嗜食芦苇、稗草、红草等杂草和小麦、高粱、水稻、粟等庄稼,一般不吃豆类作物,所以张辽在小麦收割后,让治下百姓种植的都是豆类作物,又在秧苗上撒上草木灰和石灰,这样可以避免蝗虫过于危害庄稼。

不过这只是被动防御手段,蝗虫饿极了还是会吃的,所以还要主动捕杀。

古人常用的办法张辽都准备了,一是各县乡都挖了壕沟,用于填埋,又在壕沟边上准备了稻草,随时准备烧,至于烟熏对于蝗灾是没用的,蝗虫的生命力极为顽强,就是埋在土中也能钻出来,因此掩上土后还要火烧或锥实了才能将蝗虫杀死。

二是天敌防治,张辽早就鼓励百姓养鸡养鸭,这个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一只大鸭一天中能吃掉蝗虫两斤,则一千只鸭每天的食蝗量达两千斤之多,也算极为有用了。

三就是发动百姓捕捉了,每家每户都制作了网兜,到时就兜捉,不过蝗虫飞的很高,遇到大片人群也不会落下,这种捕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末召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秋风知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风知了并收藏汉末召虎最新章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