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麾下,其余诸人的才能多有偏失,只有荀彧最是全面,没有私心,行事不偏不倚,统领全局才是荀彧的最大长处,张辽还是对荀彧最为放心,由他总揽政事。

至于中书令,作为张辽身边的策问机构长官,虽然人数不多,机构精简,但其重要性不亚于尚书令,是以中书令不但要亲近之人,还要有能力,张辽心中早有定计,当即道:“中书令由军师将军贾诩兼领,公达、文优、奉孝皆加侍中之职,参与阁会之议。”

侍中并不是主官,而是作为加官,并不影响此前的本职,还能参与重大事项决策,荀攸、李儒和郭嘉皆是躬身领命:“唯。”

张辽看了一眼长史沮授,接着道:“监察令由公与担任。”

“唯。”沮授怔了下,躬身领命。

三高官官既定,张辽看了众人一眼,道:“汝等可有异议?”

荀彧等人皆是摇头,事实上张辽已经考虑的很周全了,对于三高官官的任命同样考虑的很充分,算是各用其长,他们都很信服。

张辽又道:“尚书省,左右仆射与六部尚书,便由文若思量提名,中书省我自会与贾中书商议,监察省三司使,则由公与思量提名。”

荀彧与沮授皆是点头,副手由他们正职提名,足见张辽对他们的信任,也利于他们施政。

三省六部建立起来,张辽算是松了口气,事实上如今也是建立三省六部的最好机会,如果他还在朝廷,有一般公卿阻拦,还有大汉祖制在上,很难推行,如今在这种人心不定的微妙情况下,反而是推行拍板三省六部的最好机会。

中枢定了,还有地方,张辽沉吟了下,道:“三省六部既定,今日就召开第一次阁会,此番平定袁术,加之朝廷东行,诸郡太守多有空缺,须确定河南、河东、弘农、扶风、汝南、颍川、汝南、九江、庐江郡守之职,并除陈国、梁国、沛国,设陈郡、梁郡、沛郡。”

关中三辅,京兆尹为荀攸,左冯翊为杜戢,在朝廷东行后,右扶风与河南尹张辽要调整,河东太守本是贾诩,如今贾诩调任中书令,河东太守位置自然空了下来,除此之外,就是此番张辽南下平定袁术收回的诸郡了。

顿了顿,张辽又道:“吾拟以鲍信为河南尹,段煨为弘农太守,唐翔为河东太守,周晖任右扶风,诸葛玄任汝南太守,滕胄任颍川太守,吕岱任陈郡太守,王邑任沛郡太守,是仪任梁郡太守,顾雍任九江太守,步骘任庐江太守,诸位以为如何?”

荀彧几人思量了一番,认为张辽提到的诸人皆有大才,完全能胜任各郡守之职,皆点头道:“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汉末召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秋风知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风知了并收藏汉末召虎最新章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