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咧嘴一笑,尽量让场面变得活跃、轻松,颇为亲和地说道:

“既然奉孝说了,时机是好时机,那各郡守、县令不妨就说说我青兖两州现在面临的难题,趁着我等皆聚集于此,都一并说出来,集思广益,顺便试着看能否解决,要是真的困难太多,那起兵一事就作罢。”

“要是各郡县的难题能够得到解决,那我等就起兵讨董,各位不用拘谨,只要如实反映,有一说一,在这里都可以畅所欲言,绝不以言论罪。尔等大可放心。”

诸葛亮就怕手下的文官和武将起冲突,比如现在万一文官真的将自身的难题或多或少的说出来,而各武将一听,影响了起兵的战事,肯定会拼命起哄,说各文官无能,占着茅坑不拉屎,甚至是大打出手。

如此一来,手下的文官武将自是矛盾日渐,难免影响以后的信任和配合,因此诸葛亮得先给在位的各郡守、县令吃吃定心丸,然后再进行商议,不然各人不知诸葛亮的偏向和立场,这场集思广益的会议就显得鸡肋了。

果然,诸葛亮话音一落,诸葛氏方面的郡守和县令倒是没怎么抢着说,毕竟适当的支持一下诸葛亮是应该的,而像龚景、薛悌之类的倒是缓缓地,有一句接一句说了不少难处。各郡守所提的也不敢存在一丝私心,毕竟在坐的人那么多,真的有想法很容易就暴露在各人面前,得不偿失。

很快,林林总总就提了几十条,诸葛亮待各文官汇报完毕,眼看各武将已是被气得黑了脸,于是也不再吊着各人,免得到时众人都内心生了气,就不好一一安抚了。反正是战是和,纯粹还是诸葛亮一句话而已。

不过,既然是众人一起开会,诸葛亮当然不会大搞一言堂啦,让各郡守、县令表态,大讲难处苦处,其实只是想让各人增加一下参与感罢了,此时良机难再现,诸葛亮怎么肯放弃出征的机会。

趁着现在大汉的名头还有些人买帐,哪有不再拿来利用一把。一旦董卓倒台,陷入了各自混战,诸候为王的时候,就算诸葛亮手上有汉献帝刘协和传国玉玺,估计也没多少人会重视了。

诸葛亮觉得各文官武将就差不多快进入激辩了,文官说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不适合起兵,会影响后续的作战计划和退路,而武将却只认一个理,那就是现在董卓恶贯满盈,所有人都敢怒不敢言,只要提前揭竿而起,肯定能占据到大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在有诸葛亮居中坐镇,两方倒还算克制,不过既然是集体商议,总要有个结果,诸葛亮让各文官武将都安静下来,不要再继续争吵,而后转头向陈宫望去,说道: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国之诸葛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伊带天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伊带天娇并收藏三国之诸葛天下最新章节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