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诸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为什么它这么活跃呢?原因是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各阶层对社会变革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所以它的文化才活跃。因为当时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怎么变?往哪儿变?不同学派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见解和主张,所以才能产生思想、文化的活跃。

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孔子。

老子,道家创始人。这个道家跟道教不一样,道教是中国古代神仙方术、原始巫术吸收了道家思想形成的,道教形成之后,神话老子,把它奉为太上老君。实际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生平事迹不详。老子思想的特点是:

1.朴素辩证法

2.无为

老子为什么主张无为?当时“有为”什么样?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这些人有为,结果是什么?生灵涂炭,烽火连年。老子看到这种情况,认为应该无为。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话,就没有战争了。他认为人一定要顺应自然,也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特别强调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水滴石穿。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嘴里最硬的是牙,最软的是舌头,等人老了,掉牙不掉舌头。大树跟小草谁柔弱谁刚强?大风一来,大树连根拔,但没见过草满天飞的,所以说柔弱一定能胜刚强。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元朝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圣到头了,没有人能再超过他了。孔子的思想特点有:1.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统治者爱被统治者,被统治者要爱统治者,让世界充满爱,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君如果知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滋味不好受,那就别连年战争、大兴土木,让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孔子眼里,统治者就应该是道德的楷模。他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孔子维护礼,强调贵贱有序,认为春秋的时候礼崩乐坏,非常令人不满意。怎么才能让世界充满爱?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人都遵守自己的本分,心里别存非分之想,不管哪个阶层的人都要对自己的生活满意。诸侯就老老实实做诸侯,大夫就老老实实做大夫,不要有非分之想,大夫想做诸侯,诸侯想做天子,那就乱套了。孔子有一句特有名的话,叫: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什么事儿把老头气成这样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袁腾飞讲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袁腾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袁腾飞并收藏袁腾飞讲历史最新章节相信自己,你就能行(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