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痰 无迹可寻?”小云如坠云雾。

圆正师兄又说:“《医方考》提到 痰证显于外 夫人所易知也 痰涎隐于内 而怪症百出 夫人所难知也。

虽曰难知 亦非无迹可寻。苔腻脉滑 此痰之踪迹也。妇人眩晕欲呕 乃知痰饮停聚胸中。腰不痛 耳不鸣 知其肝肾不虚;头不痛 心不烦 知其阳火不亢。非虚非实 乃痰饮作崇故。

《普济方》亦云 头眩欲吐 心中瘟瘟 胸中不利 但觉旋转 由此痰饮。”

所以 病人必为痰饮所困也。”

“那这些痰饮又是怎么来的呢?”小云也道出了振国心中的疑问 少年总是好奇 欲将疑团问到底。圆正师兄说:“痰饮无非水谷所化。脾胃中虚 不能消化水谷 故精微乃变生为痰饮。故《黄帝内经》称脾胃为生痰之源。

痰饮者 水邪也 脾胃者 土也 土不制水 脾虚饮食不化 故痰饮泛滥 流动不测。

痰饮 为害也 上可至巅顶 下可达涌泉 随气升降 周身内外皆到。譬如云雾之在天壤 在海角 在山岳 在湖泽 无根底 无归宿 来去无端 聚散不定。

痰饮 初则无形无迹 继而成形作崇。夫痰 遇火动则生 气滞则盛 风鼓则涌 变证百端 故痰为诸病之源 怪病皆由痰成也。”

小云问:“师兄 那痰饮病又要用什么处方呢?”

圆正师兄说:“没有固定的汤方可用 《伤寒论》说观其脉症 知犯何逆 随症治之。

张仲景《伤寒论》中所载治痰饮病处方共有二十余首 但从本治疗的汤方只有三首。

第一首是治痰饮停上焦肺的小青龙汤;

第二首是治痰饮停中焦脾胃的苓桂术甘汤;

第三首是治痰饮停下焦的肾气丸。

不管是何方治疗痰饮 多符合《伤寒论》的这样一条宗旨――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这病人是脾阳不足 饮停心下 上逆犯首 故头为之眩晕。故用苓桂术甘汤。以茯苓为君 合白术益中健脾 温化水湿 以绝痰饮之来源。用桂枝伐水下行

✲喜欢看[韩]李恩成写的医道_2、无形之痰吗?那就记住西祠.小说的域名fayuqi◑com✲(请来西祠.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以防水邪上泛 甘草补益心脾 调和诸药。虽曰四味 却湿而不热 利而不伤 乃治痰饮之平和良剂也!”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医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韩]李恩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韩]李恩成并收藏医道最新章节19、焦虑性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