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李敖第一志愿填的是台湾大学中文系 但因数学拉分 几分之差 被台大法律系专修科(后在学生呼吁下改为司法组)录取。

关于法律系专修科 当时的台大法律系主任梅仲协有专文介绍。他说 此科之设旨在“储训法官人才” “司法前途 实利赖焉”。又说:“本科的增设 则专着重于司法官的训练 故修业期限 虽缩短为三年 但课程的配备 反较法律学系为繁重。例如诉讼实务、强制执行法、破产法、土地法等 在法律学系 可以不开 而在本科则均为必修课目 而且关于民刑法及民刑诉讼法的学分 都酌量予以增加。所以名为三年制的专修科 其实就应用学科而言 不但不亚于法律学系 而反有过之。”②

对于李敖来说 学法律亦无不可 通过学法可以了解世间法 了解在这个一党专制的孤岛上自由到底有多大的限度 这有助于对社会的了解。因此 当录取通知下达以后 1954年9月14日 他离开了生活五年之久的台中古城 这个曾经梦醒梦破的古城 满怀希望地乘车北上 来到了台湾的政治文化中心——台北。

台北市是台湾的第一大城市。它坐落在台北盆地中央、纵贯铁路线上 淡水河、基隆河和新店溪汇流处 北依大屯火山群 西临林口台地 东南部为中央山脉北侧边缘的余脉与丘陵所簇拥。山环水绕 风光秀丽 素有“花园城市”之称。数百年前 这里曾是一片荒蛮的沼泽密林 罕见人烟。1662年 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赶跑后 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 派大批人马在此开地拓荒 直至1808年福建泉州移民陈赖章等在此安家落户 才有了村庄。15年后 这里渐趋繁荣 有了城市的雏型

▵本书作者陈才生提醒您《李敖这个人(全文)》最新章节在西|祠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fayuqi◒com▵(请来西|祠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被称为“艋” 即“独木舟及独木舟的聚集之地”。这主要是指淡水河上游的山地居民常驾独木舟顺流而下 到这里舍舟登陆 以物易物 成为贸易之地。1875年 清廷在此设立了台北府。1894年 在台湾设省 台北市成为省会。在市中心的公园内 至今还有前人题字留刻的碑林和石坊 公园西南面是气势雄伟的古刹龙山寺 南部市郊的新店镇有水清浪静的碧潭公园 北去30里 则是闻名遐迩的“温泉之乡”——阳明山风景区。可谓名胜众多 古迹遍布。

台湾大学就建在台北市南端新店溪北岸的观音山下 是台湾岛上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校园占地面积180多公顷 设有43个系 46个研究所 在校学生10000多人。1949年初 傅斯年浮海东渡 出任台大校长 实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这里云集了众多国内堪称一流的知识分子 成为台湾高校学术研究的中心。这一切李敖早有所闻。如今傅校长已驾鹤西去 台大校园风情依旧 在淡蓝的天幕飘不尽的云朵下 高高的棕榈树宽大的叶子迎风招展 操场上碧草如茵 花圃里杜鹃花、月季花、玫瑰花春意阑珊。在傅园 他望着傅斯年纪念钟上那八字校训“敦品、励学、学国、学人” 好像看到了当年北平城里走在学生队伍最前面的那个青年人 遥想这位曾经在中国文化思想界叱咤风云的“五四”人物 李敖心中自然感慨万千 充满了江山多骄、志在天下的感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李敖这个人(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陈才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才生并收藏李敖这个人(全文)最新章节李敖大事年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