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李敖的一方主要阵地是胡秋原等人控制的“三大”评论:《政治评论》、《民主评论》、《世界评论》。“一星战三论” 成为当时中西文化论战的一道景观 也是60年代杂志出版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幕。

撰文支持李敖一方的有香港《自由报》的社长雷啸岑(马五)、《中国学生周报》的若兰、《展望》杂志中的孟戈、台湾《作品》杂志中的王洪钧、东方望、田尚明等人。《文星》杂志是他们的主要阵地。

种种迹象表明 《播种者胡适》击到了一些人的痒处 也击到了一些人的痛处 包括胡适本人都觉得不自在。据杨树人先生回忆 在胡适出院后的一天下午 他去福州街26号胡适住宅 商谈一件公事。事毕后 胡适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杂志 翻开来给杨看 并且用圆珠笔指着那篇文章说:“你看 这说的什么 这样的轻佻浮薄!再看这儿 简直瞎闹。这还算是捧我的一篇。”胡适圆珠笔所指的

➽喜欢看陈才生写的李敖这个人(全文)_谁是文化的播种者(5)吗?那就记住西▹祠小说的域名fayuqi◓com➽(请来西▹祠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正是《播种者胡适》。胡适再翻开另一长篇 又边画边说 脸色苍白 心情更为激愤。末了 他指着这篇文章说:“真是下流!”圆珠笔所指的 是胡秋原的《超越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前进》一文。在这一年的春节后 胡适又一次愤愤地对杨树人说:“他们要围剿我胡适 你说 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懂 我胡适住在台北 与他们有什么坏处!”

在李敖的《播种者胡适》发表一个月后 胡适曾有一封未写完的致李敖信 就李敖文章中的个别材料和细节提出更正 但并未对其观点置一辞。在他去世前不久 亦谈及李敖“喜欢借题发挥”的话 并说“作文章切莫要借题发挥”云云。其实 就李敖撰文的初衷而言 若不是为了发挥 批判现实 他也就没有撰写此文的必要了。李敖称该作是一篇“三面不讨好”的文章 “骂胡适的人会说我捧胡 捧胡的人会说我骂胡 胡适本人也会对我不开心 这都是无可奈何的事。一个人常常要为知道太多、说了真话而付代价”。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 长达四年之久的文化论战 以《播种者胡适》为开端拉开了序幕。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李敖这个人(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陈才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才生并收藏李敖这个人(全文)最新章节李敖大事年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