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的秋风变得越来越冷,凛冽的北风呼啸着自北方而来,翻过高山,越过黄河,来到了汴京城的上空。

秋风退去,寒风到来,呼啸的北风,卷着冰冷的寒流,将包括汴京城在内的整个北地,都囊括其中。

命使臣极力拉拢辽国,力求让辽帝耶律洪基答应与大周结盟,共讨西夏的圣旨,已然通过八百里加急,发往上京城。

而今在辽国的使臣是鸿胪寺卿邓庸,虽然只有四十岁,却也是元祐帝在位时期的老臣了,以能言善辩著称,引经据典什么的信手拈来。

也正是因为邓庸的这一特点,这一次才会被推上辽国使臣的位置,这一次出使若是功成,邓庸定然能够在往上挪一挪位置。

而负责统辖兵马,拱卫汴京的英国公世子张千重,亦收到了一封密旨,令其勤加操练人马,不得懈怠,做好随时拔营北上的准备。

卫允所在的户部,也被催促加紧完成这一次的秋收,同时大量的储备粮草,工部的那边的差事亦从未停止过。

河北,山西,山东三路的通政使司和都司亦都收到了朝廷的密旨,开始密切注意辽国的动向,防备辽国兵马南下。

同时,转运使司也开始悄然往太原、真定、保定、河间府等地运送粮草军械,以备不时之需。

西北的战事愈演愈烈,榆林的情形也越来越危及,双方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可西夏却完全没有半点撤军的意思,似乎是卯足了劲儿想和大周较劲,吃不下榆林就誓死不肯撤军一样。

可越是如此,便越显得可疑,究竟为何西夏会如此坚持,宁肯冒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代价,也非要和大周死磕到底。

榆林一带,除了榆林城之外,周边其余的乡镇,县城皆已沦陷,好在其中的百姓和官员都及时撤离了,只留给了西夏大军一座座空城。

可相应的,为了照顾这些个迁入延州往南的百姓,朝廷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数以万计。

这些粮草怎么来的,自然是户部从各地乃至各大粮仓调拨的。

若是再继续如此坐吃山空的话,只怕再多的粮食也要被吃完,大周这些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底蕴,便要就此消耗一空了。

这时,卫允果断的进言,提出以工代赈的想法,不论是往西北调拨粮草还是军械,都得征调大量的民夫,不若就让这些百姓们来充当这些民夫,他们出力气,朝廷出粮食工钱养活他们。

那些个老弱妇孺们,便就地安置在庆州附近,让军医将他们组织起来,帮着照料军中每日撤下来的伤患。

同时,让他们代替火头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从大周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混乱不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混乱不堪并收藏从大周开始最新章节第 478章 无奈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