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你有办法解决?”李世民沉思片刻,他不得不承认,林轩说的非常有道理。

林轩笑了笑说道:“陛下,只要把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就可以了。”

“科举录取的毕竟是少数人,根本没有必要让所有人来长安赶考,完全可以在地方上先选拔,第一年可以进行县级考试,县考前五十名授予童生称号。童生可以参加次年的州考,州考前五十名授予秀才称号。秀才可以参加次年的道考,道考前五十名授予进士称号,可以直接来长安参见会试,会试通过的授予进士称号,就可以做官了。经过这样层层选拔,那些成绩不好的根本就不用大老远跑来长安。”

“那些获得称号的学子,朝廷每年都可以发放一些钱粮,或在税收上进行减免,那些百姓见有利可图,肯定愿意让孩子去读书,这样要不了几年,陛下还怕无官可用么?”

很多人认为世家没落,是因为武则天打压。

其实不然,武则天真正打压的是五姓七望,天下有那么多世家,五姓七望没落了,自然有别的世家兴起。

真正让世家没落的是科举的盛行。

很多人认为科举的盛行,是因为活字印刷术的原因。

但是在活字印刷术出现的时候,世家已经没落了。

真正让世家没落的就是科举的改革。

寻常百姓都在为吃喝发愁,哪有闲钱让孩子去读书?

科举的改革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就算做不了官,能考上童生什么的,也有好处。

所以很多百姓原因让孩子去读书,而大量的寒门子弟进入官场,直接导致了世家的没落。

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会说,世家垄断了书籍,寒门子弟哪来的书呢?

其实这个时候的科举,并不像宋明时期那么严格,学子需要读大量的书籍。

只需要一些常见的书籍就够了,虽然很多百姓依然负担不起。

但是没关系,可以抄书啊。

相比较买书,抄书虽然成本还是不小,但是还是有不少百姓可以负担的起的,正好那些寒门子弟在抄书的时候,还能顺带练字。

“你说的办法好是好,但是其中有两个问题,地方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世家之人,他们主要录取的还是世家子弟。你说给那些考上童生的每年发放钱粮奖励,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朝廷根本支撑不起。”李世民稍微一想,就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不过他也看到了一些弊端。

林轩笑了笑:“陛下,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考试的时候,朝廷可以派官员下去监考,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唐能签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心落无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心落无白并收藏我在大唐能签到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九章 李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