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年用兵下来,原国并不是没有出现损耗,只是相比损耗,获取更多。

当然了,既然出现损耗,库存肯定会减少。

保证库存里面有应急物资是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注意的事项,避免一旦出现天灾无法干预之下,民生受损导致失去人心。

智瑶有那种观念不奇怪,他毕竟是来自后世。

现在的人却没有那种观念,讲究的是有难自救,国家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

简单点说就是,哪个地方出现天灾了,当地有贵族就由贵族出物资,没有贵族则是生民自救,国君派人运来粮食救济,派出军队帮助生民什么的,反正没有这么一回事。

这里有点不公平,对吧?

生民劳动创造价值,他们还要承受徭役,轮到出现天灾却得不到来自国家的帮助。

问题是,真的没有相关的规则,国家对生民进行索取,只有保证他们不被外来敌人侵犯的义务,其它的义务真就没有了。

智瑶毕竟不一样,关于这点没有什么好说的。

原国攻占“新郑”之后,需要第一时间清理战场。

尽管成功拿下“新郑”了,碍于战争产生的一系列后续,众多的房屋倒塌或是烧毁,有很多尸体没有掩埋任其腐烂,导致“新郑”变成一座臭气熏天和苍蝇满天飞的城池,短时间内真的不适合再住人了。

接下来会有五千的原军驻扎在之前建造的城寨,同时征来数万的黎庶将壕沟填补,清理城内的工作也是交由黎庶进行。

后续一系列的事情落到了智英头上,他在未来也会成为当地的都尉。

所以“新郑”日后便是军镇,不再作为寻常的城池了。

“经过郑国一百多年的加强,本身就不再适合作为民生城池,俨然就是一座超大型的要塞。”智瑶已经要离开‘新郑’了。

以地理位置而言,再加上智瑶选定的新都城所在地,未来“新郑”确实可以起到拱卫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一旦“新郑”被当成超大型要塞,不止能够阻止敌军跨过郑地进犯晋地,还能起到一个核心作用来保证周边的安全。

回师的路上,宋国的使节追了上来。

担任宋国使节的人叫向魋,他是宋国左师向巢的弟弟。

这一次,智瑶并没有接见,后面才知道向巢来重提曹地归属的事情。

宋国不是想讨回曹地,他们很清楚曹地既然落到原国手中,没有可能光凭一张嘴就能讨回去。

理智也让宋国君臣明白一个事实,曹国旧地太过于靠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誉与忠诚并收藏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衰,再请假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