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娣嘴里骂着,用油灯往木匠手上烫去,木匠怪叫一声,扭头就跑,边跑边将被烫了的手甩个不停。巷道里有人开窗,有人探头,有人点灯,更有人抱怨银娣丢面子。木匠身后,紧接着又是一串泼辣的嗓音:“我怕什么难为情?你要脸面?你做阿哥连自己的妹妹都可以卖,是谁给爹娘丢面子?你把我卖了呀!你卖!”那声音像机关枪子弹,随着木匠的跑远而终至薄弱。弄堂只靠前头一盏灯照着,再往深处,一片洞黑。

“砰砰”有人在敲张爱玲旁边的玻璃窗,她如梦初醒,眼睛这才有了焦点。瑞荷抱着一沓稿纸走进来,张爱玲回过头,恬然一笑,终究还是有人牵引她回这个世界。瑞荷很亲热地拍拍张爱玲的头,在她对面坐下。他脱下外套围巾,张爱玲顺手接过放在一边,不时有人经过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点头响应,但是没有人来打扰他们,与他们同桌。

瑞荷将稿子放在桌上,一本正经地说:“我在一些地方做了记号,等一下我们可以讨论。有些是我的建议,我怕忘记,写在旁边。我想《PinkTears》(《金锁记》)做书名很好,给了一个很容易进入故事的氛围。”

张爱玲沉吟了一会儿说:“很多字眼我不能确定。”

瑞荷笑着说:“我知道!那些有独特中国风味的词汇,你很难舍弃。有一些可以调整,但那些象征的手法很好,对西方读者那是全新的。用铜钱刮背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张爱玲解释说:“那叫刮痧!可以散去体内的热气,是传统的民间医疗。”

他们热烈讨论着,瑞荷在张爱玲的稿子上贴了各种注释的卷标,他是这样认真地阅读张爱玲的小说,让她很感动。张爱玲时而专注倾听,时而展颜微笑,她的眼睛里绽放着异样的光彩。她少有表情的脸,顿时显得异常生动。

一场冷湿的春雨后,张爱玲久已枯萎的心渐渐湿润。瑞荷的小木屋温暖宁静,壁炉里的木柴噼噼啪啪地烧着,张爱玲屈身坐在炉前一方地毯上,静静地望着跳动的火苗,过去烧着未来,两者俱不在。直到一只手轻轻触摸她的面颊,她才从恍然中走出。瑞荷坐在炉火前的一张椅子上,移动着向前,用手臂环住她,那是另一个人的体温,实实在在地贴在她的背后。她的存在突然有了依据。

张爱玲心里那扇门渐渐开了,她渐渐感受到瑞荷这个人。他们这样贴近,看着焰火舞动,没有任何不安,瑞荷走进了她的世界,他满是温暖。这是人在异乡的张爱玲,或说从小到大的张爱玲始终匮乏的,温暖的情感,倾出一些就足以让她灭顶,她总是冷冷淡淡地因为受不起。

张爱玲斜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王蕙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蕙玲并收藏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最新章节世界对她最后一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