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樱一见到张爱玲就嚷嚷着说:“兰你和池田把《苦竹》丢给我们两个苦女,叫来的白报纸也都是你付的钱,现在还要跑印刷厂,做女人做到这样辛苦,不如做男人算啦!”

张爱玲急忙帮胡兰成开脱说:“白报纸也不光是印《苦竹》,我还拿来印书的。”杂志像旧时男人留下的一点骨血,摩挲着它,就和他有了神秘的接触,一期一期,心里一小块一小块踏实起来。

有炎樱在身旁,最平凡琐碎的例行公事也能趣味盎然。印刷厂的朱先生穿着袖套围裙,眼镜架在额头上,和张爱玲就着光看她的“卷首玉照”,炎樱凑在一旁指指点点地批评:“像假人一样,不如不要登还好一点!”

张爱玲心里也不甚满意,嘴里还要客气地说:“已经比前次的好多了!比就知道,好多了!不过这两边脸,好像深淡不均匀啊!还有啊,朱先生,你看那下嘴唇那里不知道怎么好像缺掉一块。”

炎樱比张爱玲直率得多,揪住她那一点发现不放:“这额头上发亮光,看着就像木头人!上了亮漆,所以反光。”朱先生眼镜架在额头上,一副漫画状,无可奈何地看看炎樱,他没想到还有另外一个人发表意见。

两人回家时张爱玲还在嘀咕着:“我说不放照片的,上次那张这样失败!”她对于自身是这样珍惜,因为一向的性情,也因为听不到那个人说惯的话,像使气的小孩,父母不在便加倍折腾自己。炎樱即便是劝解的话也说得诚实:“拍照的时候我就说你太多骨头……”

张爱玲心里有一股劲拗不过来,反驳说:“那骨头到底也是我自己的!我也愿意像你这样丰满,先天条件就定成这样!要是像托尔斯泰那样长把大白胡须,照片怎么拍都对!也不用做你要求那种——维多利亚时代的气氛!要笑,又不要太笑,一点点的笑在眼睛里……”

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的封面印刷出来,她那个由炎樱绘制的清装无脸的身影斜倚在封页上。最终定稿的照片一张一张,淡蓝的墨色印成一大片摊在木架上,等着装订到书页里。张爱玲看着,兴奋着。她一丝不苟地,在装订好的书页后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的小框框里,一次一次使劲地亲手盖下自己的印章,如同逛街时跟炎樱平均摊分车费、咖啡账一样认真。

《大楚报》的宿舍设在被日本接收的汉阳医院二楼,病人除了一班民众,还有日本伤兵,都是木然呆滞的神情,一种败战气氛弥漫在这些人的脸上。护理长招呼胡兰成时,两个护士嘻嘻哈哈地从门外走廊走过去。护理长叫住其中一个:“小周,这是《大楚报》的胡社长!就住在这间,以后上了二楼别这样嘻嘻哈哈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王蕙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蕙玲并收藏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最新章节世界对她最后一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