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杰尔维斯博士发放的材料上面来。几份材料有几个政治人物在不同的国家的支持率,还有就是各国国民对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认同度。美国同学们对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低认同度很不以为然,继而作为年轻的反战的一辈,他们认为这都归过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来欧洲诸国公民对美国不高的支持率在倒萨打响之后急剧下降。在所有图表中,似乎只有被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Rumsfeld)归结于“新欧洲”的几个国家对美国的支持率略有起色,剩下的只有让我的美国同学们吃惊和伤心的份儿了。美国同学们的脸上满是迷惑和不解,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或是不理解他们的国家究竟做了什么,让世界另一块大陆上的人们如此看待他们。另外,还有人不解,是因为自己的国家为什么要违背其他国家的意愿,或者忽视别的声音来一意孤行?可是不管怎么说,事实上,我可以看得到、听得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开始的问题都是针对这份报告的可信性,然后有开明的人会站出来承认世界对于美国的看法,可是就是即使是这样的人,也没有忘记把自己的国家略微美化。他们,依旧缺乏一个对世界的认识,他们只能套用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这个世界对他们的看法。请大家不要以为我是不齿于这种人的。我,虽然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很是失望,可是我,作为一个在美国的外国人,远比他们更能够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也更容易体味国际社会的心情。

我依然佩服他们。美国的未来担在他们的身上或许还是危险的,可是看到这样的人可以或者勇于利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思考,这就是让人敬佩之处。其实,这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可怕,因为,即使我们认为美国是对手,我们的对手也拥有着这样一般的青年。

后面一份报告倒是要轻松很多,是一份关于美欧领导在各个国家的支持率。有趣的是,布什当时在英国的支持率比在美国要高,而布莱尔在英国的支持率却不及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欧洲大陆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德法领导人支持率在各自国家和对方国家的差距,我们也可以看到俄总统普京的支持率是如何下跌的。通过图表,杰尔维斯博士同时让大家了解到了各国民众对自己的政治人物的不同期望。当年克林顿的绯闻差点让他丢了总统的位子,而在法国,政客的桃色新闻却似乎并不大影响他们的政治生涯,而德国总理施罗德的数次婚姻也对自己的仕途没有太大影响,倒是之前他染头发这一做法给他带来了“作风问题”。

报告看完了,杰尔维斯便希望我们大家讨论起来。大家说的倒是热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丁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超并收藏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最新章节收拾那些即将远去的破碎片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