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事:美国之过

“青年美国”社团的工作人员大有在第一个星期就把我们的活泼打压下去的势头,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大胆地锻炼我们。在高强度的学术课之后,我们的老师也会时不时地客串一下,让我们轻松一下。比如,晚饭后,我们就一起来到考泼里厅(CopleyFormalLounge),来听两位美国外交政策课的老师、我们的杰尔维斯博士和另外一个班的戴维斯博士做的关于伊拉克战事的讲座。

关于伊拉克的战事,现在再来说美国是否应该或不应该入侵并将萨达姆推翻,这样的讨论似乎已不是很重要了。而对于现在的伊拉克形势,尤其是利用这个作为对布什政府的评价因素似乎很是热闹。我本来仅仅想在“青年美国”社团这样的地方,听听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会有如何的辨析,果然到底还是从两位先生嘴里听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

两位之中的杰尔维斯博士先开始了对我们的宣传。我不明白的是,先生不改他在给我们上课时候说话很不确定的风格,伊拉克战事这样可以义正辞严的话题他也可以满脸堆笑地和我们讨论。他依然是说自己的欧洲经历,以及在欧洲待了那么长时间,可能不太适合和大家来直接讨论伊拉克战事。他要用自己的欧洲经历来为样本,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讨论一下欧洲对伊拉克战事的看法。可以想象,杰尔维斯先生的话一点都不刺激。先是体现了欧洲民众多少的反美情绪。其后,再次引用了在课上已经和我们无数遍重复的话语:“‘9·11’事发之后,一天我在我们驻柏林使馆外面的大街上走,就听到站在美国使馆门外的一位老妇人说:‘这下他们美国人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总结杰尔维斯博士的话:“9·11”之后的欧美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至今我都不理解杰尔维斯先生怎么得出的“微妙”这个形容词),反恐从某种程度上疏远了,却又拉近了美欧关系。在大西洋同盟建立的半个多世纪之后,美欧之间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的战略关系。以法德为首的欧盟希望能够更多的自主,不仅仅是在经济上,更是在安保问题上。英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依然坚持不渝和美国同穿一条裤子。而英国在参与欧盟事务的过程中,似乎总有点不那么痛快,这恐怕与英国长久以来坚持的“制衡”策略有关。可是在欧洲民间,美国的形象似乎在一路下滑,大有无法阻拦之势。

作为伊拉克战事,那么很显然,国际社会上对这件事的评价是很有分歧的。西班牙,英国和意大利是明显的和美国站在一起,可是在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正式授权或者认可,使得对伊战争的合法性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丁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超并收藏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最新章节收拾那些即将远去的破碎片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