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让后人赞叹的,是她的人格和气节。

甲申年(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柳如是劝钱自杀殉国,并愿陪同生殉,请钱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选水,探手水池中,觉水凉,不愿入水,柳却愤而沉水,后被救起。贪生怕死的钱谦益在清兵渡江直取南京后,1645年5月15日,身为礼部尚书加宫保的钱谦益率南明群臣主动迎降。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5月24日钱病死后,钱家发生“钱氏家难”,逼迫柳如是交出房产钱财并将其女儿、女婿打出家门。柳忍无可忍,立下遗嘱,嘱子女报仇雪恨,而后镇定地登楼闭门,悬梁自尽,以死向封建礼法抗争。

柳如是,一个出身如此低微的女子,竟比一个受儒家纲常名教熏陶出来的士大夫,更重气节,也更具人格魅力。

㈦涂俏提醒:《苦婚》最新章节第30节 总被雨打风吹去(4)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西祠小▸说更新,记住域名fayuqi◦com㈦(请来西祠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在清代,当时就有诗人夸赞柳如是,作《题柳如是画像》:“一朝九庙烟尘起,手握刀绳劝公死。百年此际盍归乎?万论从今都定矣。可惜尚书(钱)寿正长,丹青让与柳枝娘。”

王国维先生有《湖上草》绝句三首,赞扬柳如是敢与士大夫们平起平坐的侠举。其中一首说:“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

潘玉良也是一个才女,她的故事也有些传奇色彩。可以说,她被潘赞化纳为妾之后,才有可能根据个人的爱好、特长发挥潜质,才有机会学习绘画,留学,最终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艺术家。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生于江苏扬州贫民家庭。1岁丧父,8岁丧母,被舅舅收养下来。14岁那年,她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人坯子,舅舅竟然将她卖给安徽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当了雏妓,陷入火坑。改变命运的是1916年,她17岁。海关监督潘赞化到芜湖来上任,当地商会会长施用美人计,企图把潘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强逼在芜湖已成青楼名花的张玉良去引诱他。要是潘喜欢张,就找他谈条件,否则就败坏他的名声,说他上任狎妓不务正业,要是张不能完成使命,她就有罪受了。

或许是前生有缘,潘真的很喜欢张,张也钟情于潘。郎有情,女有意,怎么办?

潘赞化决定娶张做妾,一来救张出苦海,二来避免狎妓的名声。张玉良感念在心,从此改姓为潘。在她看来,潘赞化就是她的再生父母。

婚后,潘赞化把潘玉良安置在上海居住,为了发挥她的潜质,让她拜画家洪野先生为师。1918年,潘玉良考上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学法国,在罗马国立美专就读,成了高级学术权威琼斯教授的免费学生。1928年,她油画专业毕业,正式考入琼斯教授的雕塑班。回国后担任母校上海美专绘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

1936年,她第五次举办个人画展,又一次获得成功,《人力壮士》赢得了很高的赞誉。不料,收展时,有人在画上贴了一张纸条:“妓女对嫖客的颂歌”。

对于一个埋葬不堪回首的过去,苦苦探索艺术真谛的她来说,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她默默地疗养心上的伤痕,继续授课。然而,小妾的地位容不下她的自由发展。有一天,大夫人驾到,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主小卑,千古常理,不要以为当了教授就可以同我平起平坐……”潘赞化很无奈。潘玉良倒是同情起丈夫来,心想:“倒是难为他了!”于是,她屈服了,对着大夫人双膝跪了下去。

国内难以容她,她不得不再一次背井离乡,回到曾经奋斗过并收留过她的法国,继续深造,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祖国。

潘玉良是著名的艺术家,是第一个以雕塑作品走进巴黎现代美术天地的中国艺术家。

从林黛玉《五美吟》中的五美,到柳如是、潘玉良,这些做小妾的既拥有才艺,也拥有美貌。为什么?清代流行一句俗谚:“娶妻娶德,娶妾娶色。”

这句话,很说明问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苦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涂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涂俏并收藏苦婚最新章节第30节 总被雨打风吹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