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寒舍简朴,如有怠慢之处,还请先生海涵。”朱寿送走了蒋瓛,随即转身热情接待起李善长,深知对待读书人应有的礼遇。

“无妨,不必挂怀。”李善长温和回应。

“先生,请随我来。自从得知祖父为您安排了教席,我早已提前预备妥当。这里是特意新建的书房,暂且委屈先生在书房旁的厢房居住。”朱寿引领李善长参观府上新落成的木屋,虽看似简朴,却设施齐全,颇具匠心。

李善长打量四周,虽无法与昔日皇家赐予的豪宅相比,但毕竟远胜过阴冷的天牢,心中颇为满意:“多谢公子费心,此地我甚感满意。”经历过生死边缘,他早已放下诸多执念。

“您满意就好,待我安顿好门外两位叔伯的住处……”朱寿正欲告退。

“公子留步,您就不担心他们对您的制盐秘法感兴趣?”李善长发问。他清楚,今日来访之人多为锦衣卫,门外那两人更是身份特殊。

朱寿面带微笑:“祖父所遣之人,我自当信任。若连他们都不能倚重,另寻他人岂非更加难以安心?用人之道,贵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否则只会自寻烦恼。”

“敢问公子,定价为何如此高昂?在下只是一介书生,深知盐价过高,普通百姓恐难承受,即便品质再优,恐亦难值五两纹银。”李善长有意试探,想看看朱寿是否真有深思熟虑。

朱寿神情专注,娓娓道来:“先生,五两银子对有些人而言并非巨款,对另一些人则非同小可。能轻松拿出五两银子者,家中必有余财。至于贫苦百姓,连温饱尚且艰难,又怎会关注这高价盐呢?”

“价格之设定,实为划分消费层次,而非让无力购买者享用。关键在于满足富有人群的某种心理需求,那便是面子,或曰虚荣心。试问,棉麻保暖,为何富人偏爱绫罗绸缎?五谷果腹,为何富豪不惜重金追求美食?”

“究其原因,乃在于他们借此彰显与平民的阶层差异,正如皇上身披龙袍,百姓不可僭越。这是他们傲然立世的资本。”

“盐亦同理,日常食用之外,更关乎生活品质与身份象征。我定价五两,已属亲民,与贡盐价位相近。仅论品质,富人购之已觉物有所值;论及面子,购此高端盐品,恰是他们展示财力、品味的良机。”

“常言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无人知晓。即便是帝王将相,功成名就后亦渴望荣归故里,如陛下统一后兴建中都凤阳。遗憾的是,若能得国公大人助力推广,此盐定能热销。”

这一席话,令李善长颇感意外。朱寿不仅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更深入剖析人性需求,其见解独到,令人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墨竹华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竹华沙并收藏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第129章 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