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因为一句“究竟要以怎样的速度生存,才能再度同你相见?”而观看了动画电影《秒速五厘米》。这部在2007年上映的作品从头到尾都带着让人窒息的美景,而少年纤细的心理变化也让人动容。本作品曾经获得过2007年亚洲太平洋电影节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2008年意大利未来电影节大奖等多个奖项,不仅在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着极高的评价。而本作品的导演还亲自撰写了同名小说,实现了映像+文字的双重表现效果。这就是新海诚导演为我们带来的一切。那么导演究竟是如何看待世界之美的呢?动画的可能性究竟是什么呢?近日,有日本媒体对此进行了专访,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国际级大师的心路历程吧!

无论在什么国家,美丽的事物肯定是可以共通的

q:《秒速五厘米》在海外获得过电影大奖,而2013年公映的《言叶之庭》还曾经在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大陆地区进行同步上映,足见作品在海外所享有的人气。那么对此,导演您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新海:我参加了海外的上映会以及座谈会活动,感觉真的有很多的人非常喜欢我的作品,这种切身的体验也让我感到无比喜悦。当然这也让我更有自信了。不过我觉得吧,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当中,出现如此结果也是情理之中的。日本的观众群体里有一定数量的人会喜欢我的作品,这是我很感激的,而假设这个群体占据了日本人口的0.1%,那么在作品出口海外时,将分母从1亿扩大到72亿,自然而然受众的数量也就很庞大了。

这不仅仅是我的作品,像是好莱坞电影等拥有某种影响力的娱乐作品,如今正在通过各种媒体输出到国外。日本的漫画和动画虽然种类比较杂,并且又有着独特的风格,但是正因为这种丰富的变化,才能够让观众发自内心地表示“我喜欢”。这种群体即便不是日本人,其实也一点儿都不奇怪了。

q:在制作《秒速五厘米》的时候,您是否预想到这部作品能够像今天这样得到海外群体的广泛好评呢?

新海:没有没有,这怎么可能。尤其是关于《秒速五厘米》这部作品吧,我只是希望制作一部自己想要看的作品,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让我身边的人去看。这就是制作的初衷了。即便作品不能让人产生共鸣、不能获得快乐,但是如果有人偶然地遇到过类似的经历、或者说触动了心弦,那么我觉得就满足了。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部限制观众群体的作品。在《星之声》(2002年公映)的时候,作品也曾经被出口到了海外,并且我个人也参加了好几次海外的电影节,于是知晓了一个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天河優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河優子并收藏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最新章节WUG成员畅谈团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