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情,大大小虽说都不难,却是极耗精力,吸收了足够经验教训的诸葛亮,这回是万万不敢什么事都亲历亲为了。

况且,将孙仲摆在台面上除了合理化孙仲的身份,还能将诸葛亮麾下的猛虎军人数减少提供了一个理由,有了与黄巾大军作战,折损的借口,这样的牺牲就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到时,朱儁自然得多给一些抚恤和赏赐,不然会寒了军中将士的心。

果然,听了诸葛亮所说,在坐的三人,是心思各异。朱儁是觉得诸葛亮不愧是蔡邕所教出来的,老实人哪,竟然阻挡不住黄巾大军,还继续去追,甚至不计折损,直到根本无法寻找到黄巾大军的主力才折返。

而刘备看到诸葛亮又收服了一个人才孙仲,那是两眼放光,内心大呼羡慕,又悲叹同人不同命,都是在朱儁手下效力,怎么诸葛亮就能老捞到好处与人才。

至于孙坚想的是刚才诸葛亮在朱儁面前给他留足了面子,又听到诸葛亮说有所折损,倒是内心顿时觉得窘迫和愧疚。

要是之前,没有误会,想必诸葛亮军不会跟丢了黄巾大军,或者解释明白之后,没有让诸葛亮军单独前去追杀,而是助诸葛亮一把。

恐怕诸葛亮也不会有此折损,事实上,孙坚是既感激又佩服诸葛亮的,不止是诸葛亮没有拆穿孙坚,还有诸葛亮年纪轻怪,就敢率兵前去追杀黄巾大军,这样相比,孙坚觉得自己十五岁那年干的那些事情,就微不足道了。

“哈哈,诸葛贤侄人少志高,颇有尔师伯喈的高风亮节,当初伯喈在朝堂上也是直言不阿,耿直刚烈,皆是我等官宦之人的楷模。贤侄此行,倒是不枉我军庆功宴久等一回。”

“既然黄巾大军已逃入深山老林,所谓穷寇莫追,就此作罢吧,料想黄巾大军经此一役,也不敢再出来祸害百姓,为难郡县了。不过,贤侄功不可没,英勇作战,不能让贤侄为朝廷出力,却未能表功抚恤。”

“虽说人死不能复生,但该有的赏赐却不能少,怎么说那些军兵也是我大汉男儿,王师健儿,岂可寒心。老夫自会替贤侄上表天子,为贤侄请功,至于一些赏赐抚恤,粮草辎重补给,无须朝廷批准,老夫做主,定当让贤侄满意,优待抚恤,足量补给。”

可以想象,此时的朱儁心情大好,毕竟从京师洛阳出来,领兵讨伐黄巾大军,算起来也大半年了,这些日子一直在战争状态,对于朱儁来说,负担极重,不是说朱儁收拾不了那些黄巾大军,只是长期戎马,沙旅军途,朱儁的年纪有些大了,虽说豪情依旧,壮心不已,却有时难免力不从心,颇感吃力。

现在诸葛亮后生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国之诸葛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伊带天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伊带天娇并收藏三国之诸葛天下最新章节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