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坚强

坚强人生坚强人 不屈不饶鼓人心。

尊母洒下人间泪 叙述母亲美德生。

人行善事家兴旺 苦辣酸甜走尽头。

功过全程人生路 人丁兴旺祖祖明。

办完父亲的后事 母亲带领我们四个孩子开始新的生活 说是新的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缺吃少穿 就是炕上少了一位躺着的病人 妈妈是一位干净利索之人 父亲死后妈妈把父亲生前所用之物全部拆洗干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哥哥他们都不在家妈妈拿着父亲用过的旧破物品到前边大坑水塘去洗 她一边洗一边哭 洗了多长时间哭了多长时间 我扒在妈妈的后背上用我的小手给妈妈擦眼泪 嘴里一直说妈妈你要哭了 你也不要死 你死了我们咋办。妈妈从后背上将我搂在怀里坚强的对我说:“傻儿子妈妈不会死 妈妈到那也不会丢下你呀!”妈妈哭是偷偷的哭 千万不要和你大哥讲 我听了点点头 妈妈把我搂的更紧 好似宝贝一样怕掉在水里。

父亲死后大哥失学 一位不足14岁的孩子将要和母亲担当起这个一无所有的家庭 大哥长的身材瘦小比一般同龄孩子较矮那么一点 但是他有一颗坚忍不拔的性格 大哥心灵手巧我可以这样形容不论谁做什么物件

⅖本书作者树森9提醒您《人间记事》最新章节在西祠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fayuqi◔com⅖(请来西祠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只要让大哥看见他一定会学着做出来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我的记忆中大哥就像父亲一样爱护着我。1961年正是国民经济下滑时期的头一年 生产队搭起锅灶开始全生产队的社员都在一起吃饭 不劳动根本就甭想吃饭 我们家只有妈妈大哥两人上班参加生产队劳动才能获得饭吃 在那个年代人就是靠劳动吃饭 我们家5.3口人 她们娘俩挣少许工分 在说我们还是没有父亲的家庭有谁拿我们当人看 在领饭时别人家分得饭菜很多很多 给我们的家的饭菜少的可怜 待把饭领回家时 妈妈让我们先吃 大哥也是让我先吃 有时候全家人为这么一点稀粥烂菜饭让来让去谁也不肯吃第一口饭。妈妈怕我们四个孩子饿着 大哥又怕饿着弟弟妹妹 你让我吃 我让你吃 最后只有我先吃全家人才高兴。我们家为什么是5.3口人 我们娘五人在加上?的奶奶。虽然父亲去世了 母亲依然决然的决定供养奶奶 她为死去的丈夫尽孝道 坚强的母亲就是有坚强劲头 失去丈夫的她当时年龄只有38岁。

一年一日的时光慢慢的消失在艰难穷苦的家庭流失而去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因为父亲生病和去世 妈妈从九百户信用社货款60元钱 直到1973年才还清本利。从时间上算父亲去世快一年了 1961年底九百户信主任于全山和冬秀梅来到我们穷苦的家庭 炕上铺着破旧的炕席根本没法招呼他们坐下来说话。我故意坐在漏眼破席上不让他们看到 于全山主任夸奖我说这个孩子太懂事这么小自尊心就这么大 恐怕让别人笑话你们家贫穷将来这孩子一定有出息 然而泪水确在妈妈的眼睛转 她知道于主任是故意让妈妈开心 他们好有办法与母亲和大哥算利钱。妈妈和大哥和他们哭诉着家里的现状 请求于主任谅解。根本没有能力还款的原因 好言好语的把信用社的人劝走了。妈妈和大哥的心才算是平静一点 年关临近 生产队每年的结算总是要清帐 每年到这个时候妈妈不知落了多少泪 哭过多少次 大哥虽小他又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即要安慰母亲 又要自己发愁想法干点什么能挣钱买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哥捡来一根大铁钉子 用锤子打成小刀形 在石头上磨 磨快了他又拣来家里破旧的木棍等没用的木料。动起他坚强的小手一根一根销光成型 又把他做的这些小木块慢慢的拼起来就成一个有用的农家妇女使的织布“枙子”。让妈妈拿到集市上卖 第一次我和妈妈拿着大哥做的“枙子”到集上卖时一共是四个 每个0.25钱。这位买“枙子”大妈非给1.2元钱 她让妈妈给我买点好吃的食物 妈妈千恩万谢的说不多要人家给的两毛钱。这位大妈亲自给我买两毛钱炸饼让我吃 大哥的成功给我们家带来幸福和欢乐。

1962年春天是人类最难生存的年份 人们多么渴望着地里能长出野菜和万根草以及能吃的植物 可是老天爷不知咋的就是不让这些植物生出来 我曾记得可能是到5月份我还穿着棉裤棉袄。天气特别寒冷。每天我和二哥背着扎搂拾柴禾拣一些去年秋收时丢在地里的花生 白薯 玉米棒 还有白菜根 拿回家积攒起来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没人捡没人要的又臭又脏的坏东西 我们一天一天的在地里拾柴和捡这些食物积攒多了在碾子上轧成面 然后用水泡上几天 妈妈给我们做成面团吃 人们盼着树早点发芽 渡过饥荒 然而有一天突然天色黑暗狂风四起风雪交加下起鹅毛大雪 人们都很奇怪。村上有位老者弓奎手举三根香 三拜九叩的扒在地上磕头 请求上天开恩 当然弓奎老人家家境富有是本村有名的大善人。

春天离去 夏天到来 人在缺吃少穿总算是有些缓解 树叶青野菜让饥饿的人们几乎都采摘吃光。没有什么绿的物种能展示在人们面前。妈妈大哥娘俩整天的忍着饥饿参加生产队繁重的体力劳动 姐姐在家照顾奶奶和二哥我们俩人 我不知道吃了什么有毒的食物 还是本身的细菌生病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全身起的全是一种叫包皮疮的病毒 流出的脓水臭乎乎的难闻 苍蝇围着我转来转去想要吃我。全身高烧不退没钱医治 妈妈下班回家看着我可怜的样子 眼泪不断的在眼睛里转。懂事的我看见妈妈痛苦的样子 我有气无力的对妈妈说:“妈你不要哭我不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看我病的快不行了。今天她没有上班 她背着我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不知走了多少圈 她盼着我能睡觉 她又怕我睡着死在她的后背上。总而言之妈妈不知所措的来回走。一位我叫三奶奶的人 她丈夫叫余焕 看我病的实在可怜她给妈妈5毛钱 她说让妈妈给我买点好吃的食物 怕我真的死了妈妈后悔。在那穷苦的年代5毛钱能解决不少问题 妈妈拿着三奶给的5毛钱千恩万谢的对三奶说:“我不是不想给孩子治病 我是实在没有办法 如果他没命活着证明是他命短 如果他有命活着 证明他是命大。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死在我背上和怀里 我一时一刻的不会放下他 让苍绳吃了他。”妈妈一边说一边哭 我在昏迷中睁开双眼看着妈妈。又用很低的声音说:“妈我不会死 我要和妈妈在一起。”三奶听见我说的话伤心的流下眼泪 三奶说好孙子死不了 我闭上双眼安稳的躺在妈妈的怀里睡了。

秋收完了生产队的大锅饭堂也散火了 冬天临近生产队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农活可干 有权有势力有人缘的人家都能在生产队泡工分 向我们这样的家庭肯定不行 五叔余伏好是生产队长 他先给妈妈放假 然后又给大哥放假 让我家失去挣工分的人。五叔是位很没有人情味的人 大哥在生产队上班出工他故意安排大哥和成年人干一样的活计。在生产队一年一度的评工分时 他又狠下心来说:“只给大哥每天5分工报酬 给妈妈3工分报酬。”副队长西庆实在看不公 五叔他没有人情味的做法 正言道:“老五啊!余月兴是你亲侄是你四哥身上掉下来的肉。他妈可是你的亲嫂子 你这样做对吗?”然而五叔却说我就是要这样对付她们娘们 逼那个臭娘们带上孩子早日改嫁 他们的房屋好属于我们。五婶更是一名狠毒的女人。我清楚的记得父亲去世当年6月份五婶硬说我父亲活着时和他家借30元钱。她逼着妈妈要钱 天天找我妈妈生气打架。她们的目的就是要逼妈妈改嫁。妈妈是位坚强的女人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强的挺过去。妈妈她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再苦再累 她都愿意领着四个孩子勇敢地生活下去。失去挣工分的机会就等于失去生活来源一样 妈妈大哥娘俩愁的在院子里转 能干什么不知所措 吃过晚饭后 余良我大爷又是我母亲的二姑父。他得知妈妈和大哥都被放假失去挣工分的机会 他开门见山的说:“你们娘俩应该摊烙扎做点小买卖否则你们娘几位非要饿死。”妈妈回答说:“二姑父做买卖我们没本钱用啥摊烙扎呢?”大爷说用啥本钱你说吧:我看那个孩子都能拾柴禾烧火 豆子生产队分的那点就够用。做买卖必须一点一滴的干 我交你们娘俩摊烙扎。在让大小子去外边卖 我认为你们一家子肯定饿不死。大爷的一席话向是提醒梦中人 大哥的坚强劲又来了 他第二天就拴捞把先拾柴。他身体套上捞柴禾的耙子勇敢的往前走。我在后边跟着拣用耙齿勾出来的能吃的食物。几天下来大哥捞的柴比我和二哥两人拾的柴多的很多已成柴垛。妈妈借来小磨磨豆子全家人齐心协力的干起来。

大哥瘦小的身躯挑着沉重的担子黑天半夜就得出行去外卖 开始由妈妈赔着大哥走过泥泞的小路和冬季结冰的小河沟。之后 大哥就让妈妈回来 他挑着沉重的担子继续往前走。妈妈看着往前走着大哥的背影心酸的流下了痛苦的眼泪。她忐忑不安的心从大哥外出叫卖到没回家总是悬着。她深知大儿子是位瘦小的身体挑着沉重的担子走街串巷的在外边叫卖 有多么不易。一天也吃不着一点饭 然而 大哥也不叫苦和累。如果他卖完烙扎回家早了还去地里捞柴禾。大哥为家庭的付出 深深的感动着我 在那个年代有钟表的人家很少 黑夜只凭感觉外出。有一天夜间月亮特别亮 大哥突然醒来自认为外出晚了。起来穿好衣服挑起担子就往外走 妈妈紧跟其后大哥坚强的说不要妈妈总跟着走。儿子心痛妈妈 妈妈心痛儿子这是常理。做为母亲她怎能放心儿子 大哥在前边急步走着不时的回头看看。四周的情况并没有发现有其他人外出 最后大哥走进第一个村子准备叫卖时发现天又黑了。此时大哥才知道是起早了 没有办法他放下沉重的烙扎担子。偎坐在一家柴垛边休息 开始因汗水热自己感觉不太冷。时间长了他又害怕、又冷、又困偎在柴垛边睡觉。等他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烙扎被散养的猪给拱了 他瘦小的身体被冻的僵硬。一时不能迅速的赶走那只害人猪。没有办法他心酸的哭起来 一位老者看大哥冻得哭得实在可怜。他心起善意说:“孩子不要哭 猪拱的烙扎我全买 多少钱都行我给你 只要你不在哭就行。”老者的善意给人留下了美好回意。

俗话说“富人过年开口笑 穷人过年人过关”。没有钱的日子让人害怕 没有顶梁柱的家庭让人看不起。虽然经过我们全家的努力奋斗 大哥坚强付出挣点钱。然而在那些视力小人眼里 说我们孤儿寡母是穷光蛋。恐怕贴上他们穷气都不愿接近我们 坚强的大哥不为强权 他有自己做人的标准和底线。他努力满足弟弟妹妹们渴望 给我和二哥买不少鞭炮让我们俩尽情的燃放 给姐姐买块花布做新衣服 给妈妈买一块拾兰布 他自己什么也没买 然而 大哥的心是甜滋滋美的高兴 他个人认为自己应该担挡起这个家的责任。在大哥的带领下全家人高兴的渡过1963年的春节。在节日里我带领一群小伙伴们玩。在大街上跑来跑去 我好像是他们的头领。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啥。春节燃放鞭炮是让人最高兴的事情 更是乞求全家来年平安幸福。震响天地“民间传说驱出各种妖魔鬼怪。”在当时的年代人民太贫穷 根本没有什么可玩可看的有趣的音乐产物 更没有打牌赌钱的人群。大哥和其他人不一样有时间就练习写字、读书。陶冶自己的情操 在他看来自己只有自己磨练自己 才能成为今后社会有用之人。他不离不弃不舍坚持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他坚持自己有责任承担起这个家庭 大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1963年大地还在沉睡的时候 人民慢慢的唤醒它 当年的社会背影活在世上的人民 没有什么可干的盈生。只有在生产队集体劳动 面见黄土背见天的与土地分争。当年的口号就是战天斗地亩产千斤粮 一颗红心永向党。妈妈和大哥以然投入到生产大革命运动中。大哥瘦小的身体每天干着成人一样的重活 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他不坚持努力的奋斗苦干 那么弟弟妹妹会有被饿死的危险。二哥和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今年该上小学 妈妈用破旧的毛巾给二哥缝了一个小书包 大哥亲自给二哥找出他没有用完的铅笔和书本 并再三嘱咐二哥在学校 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不要和其他孩子打架等语重心常的话语。我和姐姐在家看着瞎眼的奶奶或者帮妈妈在家做饭喂猪等家务活。有时候妈妈怕我在家哭 就带上我一起出工参加劳动。我在地里调皮的和婶子、大妈、嫂子等人打闹 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有时候我也会带上一群小伙伴 随大人们一起在地里拾柴和挖野菜。人们看着我一天天长大 有的叔叔大伯说我长大后肯定不是老实孩子。说我是个敢打敢冲的孩子。众说纷纭妈妈听了自然高兴。

自然规律总是跟穷苦人开玩笑 可以说叫祸不单行 从父亲去世到现在时隔一年 我们家依然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一天妈妈发现年迈的奶奶身体不对 “好像病了。”因为奶奶常年和我们同住在一起。妈妈又是名细心人 无论奶奶该不该我们轮养的日子。妈妈总会问奶奶今天怎么样或者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天真的妈妈找来大伯余伏存五叔余伏好和他们说明奶奶的身体情况。奶奶的两位活着的儿子没人和瞎眼的“奶奶”说一句话就离开了 奶奶眼瞎耳不瞎 她听见母亲和她的两位儿子说话。老人家每时每刻多么想让自己的儿子走在她近前 叫她一声“妈”或者问一句“妈” 今你咋了哪不舒服话语。老人家的希望只能是一生的奢望 她听着儿子离去的脚步声 两只不明的眼睛流出遗憾的泪水。奶奶有病的消息很快传到各家各户 几天来妈妈没能出工参加生产队劳动 只能在家照看着病重的奶奶。大伯和五叔是轮到谁才来看一眼就走 妈妈和大哥整天没黑天没白天的照顾病重的奶奶。村上的大善人弓奎老人家实在看不公大伯五叔两人的做法。弓奎老先生总是吃过晚饭到我们家帮助妈妈和大哥照看病重的奶奶。同时也会给我们带点吃的食物。老人家的善举赢得全村人的赞许 更给后人们传承做人的榜样。奶奶在炕上病躺十几天就离开人世。给我印象最深是奶奶快要死了 从奶奶病重到去世。一直帮忙照顾的好心人弓奎老人家叫来众人帮忙 把奶奶僵硬的尸体停放在停尸床上等待发丧。五叔余伏好才来 当时五叔哭着说“妈呀不是老儿子不孝 是老儿子家穷没有办法呀!”五叔的哭声让在场的都笑了。弓奎老人家很不耐烦的对五叔说:“中了 余伏好你别哭了 你穷的比她们娘几位还穷。你还有点良心吗?”并说“你和你大哥余伏存说说怎样安排你妈的后世吧。”我大伯和五叔在我的记忆中根本没有亲情和人情 他们俩人提出在奶奶发丧时不管我们娘几位饭吃 不给我们孝布 不许我们家任何人到他们居住的南院去等等……不尽人情的做法。妈妈为了让死者安然的离去 他们提出的任何不尽人情的条件母亲都一一答应。众人看到他们的做法太不尽人情 有好心人从自己家拿来白薯渣或玉米渣交给母亲。有好心的大娘大妈找来白布为我们做成孝帽子 给我们戴上 以尽孝道。隔壁大妈亲自为我们做饭给我们娘几位吃。让我最难忘的是在奶奶出宾时妈妈跪在奶奶棺木前撕心裂肺的哭声。大哥带领我们姐弟三人跪在妈妈后边大声的痛哭。我们娘几位的哭声让在场的人无不落泪。奶奶走了可以说她是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听说她一生共生养了6个儿子 四位儿子都死在她前面 当年只有大伯五叔活在世上。她在临终前多么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多陪陪自己呀!可是她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冬去春来四季连接 在那痛苦的年代让人最难生存的日子是春天 上年秋以后生产队每年分给每个人的口粮是按人每天平均8两计算。工分不足的家庭在分粮食时“会计”能7扣8扣的算出每家庭能分多少粮食 当然“会计”也能把生产队所分的任何食物都给算上口粮。向我们这样的家庭在分粮食时肯定得不到足斤足两。因为现实都是一样 家庭没有顶梁柱肯定让人看不起。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能体现出来。尽管大哥努力的去做任何事情 在那些势力小人眼里 我们一家人是没有用的穷人。村上有位叫工守的人就这样说:“在小山子街上谁家都有用 只有余月兴一家人没用。”当时大哥听了又气又恨 没有办法只能慢慢的让现实说话。大哥是位坚强不屈的人。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以过人的毅力或胆识去做 在我的记忆中 我们家的猪圈墙与邻居家是一道墙由于长年失修 或有人为因素下雨时倒塌了。在当年会垒墙的人是手艺人。如果谁家想盖房、塔炕这类活计就得等手艺人有时间才能干。不论多急也没有办法 再说向猪圈墙倒了肯定又脏又臭 因为猪圈坑里边有水有粪很不好弄。谁也不肯帮忙。身材瘦小的大哥脱下自己的鞋子挽上裤腿 下到有水的猪圈里用他细嫩的小手 从粪水里捞石头 他的手脚被石头划破流出鲜红的血渍 大哥坚持努力的干。妈妈在一旁心痛的落下眼泪。经过二天的劳累总算将倒塌的石头从粪水中捞清。第三天坚强不屈的大哥又亲自动手垒墙。妈妈在一旁给大哥合泥供作。妈妈真是又高兴又难受 高兴的是他自己的儿子会垒墙 难受的是自己的儿子年龄太小。比起同龄人他还是位孩子。大哥一边垒墙一边逗妈妈高兴 其实大哥早看出妈妈的心事。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是实话。虽然我们一家人现在苦难当头 但笑语连连 其乐融融。五天的时间大哥用他智慧的小手垒起长城般的大墙。一直到76年唐山大地震时这道大墙在地震中倒塌。

秋天到了 受苦受难的人们脸上流落出苦滋的笑容。你我他多么希望秋天有个好收成。秋天对于我们来说是生存的黄金季节。我和二哥每天背上扎搂去地里拾柴捡丢在地里的粮食粒。大哥妈妈姐姐他们参加生产队劳动 他们娘3人的工值是一个的劳动力10分。我和二哥每天尽量多拾柴减轻大哥做买卖时的劳动强度。妈妈也为我们买一头小猪娃秋天放养。我和二哥一边拾柴一边放猪每天特别高兴。小猪吃饱了 它就会躺在有水的地方睡觉。这时候也是我休息的最好时机。二哥让我坐在小猪旁边。他一个人努力的拾柴以保证我们俩人的扎搂全部是满的柴草凯旋而归。让全家人高兴。天有不测风云 苦难的人离不开苦难的事。我和二哥在每天享受快乐人生的时刻 我们放养的小猪病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小猪病了就好像我们家失去财富一样 让人难受 我和二哥看着有病的小猪心酸的流下眼泪。不知是我俩的哭声感动了天地还是老天爷对我们一家人升起连绵之心。小猪经过一夜的休息自然的好起来 它在猪圈里面活蹦乱跳的跑来跑去 全家人看了非常高兴。后来听妈妈讲小猪病了妈妈她一夜没有睡觉 一直跪在猪圈门口请求猪神保佑小猪快点好起来 让我们全家人幸福安康。

1963年冬天的雪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我记得大约在10月份生产队长在地里的农作物有的还没有来的及收回。天就下起一场冰雪 长在地里的玉米秸上挂着满满的冰。第二天我带着一群孩子到野外去摘玉米秸上的冰柱吃。地里的大白菜冻得更是可怜 太阳出来后它们身上的叶子随着厚厚的冰脱落而下 让人看了特别心痛。当然我是很高兴 待生产队收白菜时 我能多捡一些白菜叶 以能为我家人充饥。11月中旬一场鹅毛大雪从天而降 它给大地覆盖上厚厚的一层白衣。可怜的人们还都没来的急穿上棉衣 可怕的寒冷天气就呈现在人们面前 雪还在不停的下着 一家人只能偎在自家炕上相互取暖 相互照应。而我大哥用捡来的桑条编制着我和二哥用坏的扎搂和背框。他一边看一边学习补编坏的地方。大哥和同龄人就是不一样 他有一颗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决心。他用他自己的聪明智慧告诫人们在不远的将来 让那些势力小人们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自己的伟大。

1964年初春正是农历大年来临之。每逢此时正是贫困人家难过之日。妈妈每天忐忑不安的心悬着 她自己没黑夜没白天的瞎想 几年来欠信用社的外债怎么还 她又如何对讨债人怎么说 她现在实在没有办法还钱。她只能在愁眉苦展中劳动 在痛苦中想着这些烦心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双手摇着小石磨 艰难磨着摊烙扎的豆浆时“她”的眼泪自然而不自然的往外流。我在一边看着妈妈的眼泪掉进豆浆里 我一边哭 一边肯求妈妈不要“哭”。我又天真的对妈妈说:“如果您累了 就不要磨了。”妈妈听后对我说:“傻儿子妈不累。”我又追问妈妈说:“你不累为什么哭?”并伸出小手为她擦去留在脸上的泪水。此时妈妈又把我抱在怀里用她那慈善的脸紧贴在我瘦小的脸上。并且妈妈向自言自语又好向对我说:“等我儿子们长大了我就不怕了。”

大年过后我和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走进学堂。我的第一位一年级老师名叫于义 是位女教师 二年级老师名叫西翠英 她是代课老师。小学三年级老师名叫于秀民是位男教师。四年级老师名叫门玉芹是位女教师 她讲课非常细心 对学生照顾有佳 是一位合格的教书人。五年级教师名叫工喜是位男老师 他长的瘦身如柴 讲话长言细语。在我走进小学一年级教室那一刻 我就暗下决心 一定要好好学习 虽然现在我是穷人家的孩子 说不定总有一天我比富人家的孩子要强胜。将来可能超越看不起我们的势力小人。我背着妈妈用破布块给我做成的小书包 听从于义老师的安排 当年我上小学幼年级时条件非常艰苦 幼年级课堂上根本没有桌子、板凳一类 学生可使用的物品 只有于老师讲台上放着一把破旧的讲桌和一把破旧的椅子。桌子上放着半盒粉笔和一个破旧的黑板擦 一本破旧的“书”已经发黄。空荡荡的教室地上有稀少的石块和砖头摆放的比较有序。上课的第一天于老师实在太不容易的把我们这群孩子按大小个排好队 先是两人一伍坐在石块上或砖头上 而后再安排第二行第三行。全班人数可能是60多人 最后于老师开始点名 第一节课很快过去 孩子们从教室疯子似的往外跑 谁也没记住自己刚才坐在什么地方 上课的铃声响了于老师走进尘土四起的教室 她让散漫在教室的孩子们重新坐下 可是孩子们就是找不到自己刚才坐在哪个位子上 于老师耐心而又温和的重新安排孩子们应该坐的地方 于老师让我们把自己的书包放在自己卷屈的小腿上开始给我们讲故事 上午半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于老师最后告诉我们下午就不要来学校了。于老师“讲”下午也有一批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要来学校上学 现在我才知道1956年-1957年出生的孩子实在太多 到目前为止村上和我同龄人还有30至40人左右 可想当年那个时候男孩女孩应该有多少人呢?

在中国随着社会时代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农村”“农民”从“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合作社” 直到人民公社成立。一直生活在运动中前进发展 1958年*等一系列改革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虽然后来上层建筑领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也是随着时代发展需要而制定方针政策 1964年秋收快到了党中央派来“四清”工作队员 他们不自立伙食 生产队长每天给他们按家排号 号饭吃 农民吃什么他们跟着吃什么饭 按当时的话说他们是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彻查贪污腐败分子 以推进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进程 六名工作队员大多是南方人 住在我家厢房屋 每天他们用生硬的南方话逗我玩 随着工作队的入住我们家也发生了变化 大哥当选生产队指导员 大哥白天参加劳动 晚上和生产队长一起组织社员群众学习开会。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忆苦思甜歌是“天上布满星 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 诉苦把冤申。”这首歌在当时年代让人们唱出了对旧社会回忆 唱出了对腐败分子的仇恨。唱出了人民思想的进步 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更是在欢声笑语完成 走到夜不闭户的境界。安居乐业的时光。

1965年我正式上小学一年级 老师还是于义 上学时间不长我就当上班长 老师非常喜欢我艰苦努力的学习精神 艰苦奋斗踏实进取诚实诚信代人的好孩子。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并不向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使用崭新的铅笔或书本 因为我深知妈妈大哥她们娘俩太不容易 我从不浪费一分钱 美好的生活是人一生的追求和向往 如果他从小就不珍惜时光、钱财或物品 他一生也不会富有。虽然有可能一时富贵 但是夜梦不会太长。通过我自己努力的学习年终一年级结业时于老师奖给我两个新本和两根铅笔 虽然当时两个本子价值1毛钱 铅笔价值四分钱 对于我来说也是贵值千金。

1965年随着“四清运动的深入发展 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我们家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大哥已是成年劳动力每天工值10分 妈妈的工值是5分 姐姐今年也正式参加生产队劳动 她的工值是3分。这就大大提升了我们家的经济基础稳定性 然而 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需求量大 我吃的饭比一般孩子吃的多 生产队每年分的半年粮 我们家很快要断粮 妈妈在做饭时总是要看看放在铁桶里的玉米或放在布袋里的白薯片 天天做饭吃啥是那个年代人们最发愁的事 我记得几天来我们娘几人每天只吃一顿稀饭 住在我家的“四清”工作队得知情况后 他们让生产队长给我家送来半袋玉米 渡过年荒饥饿。可是大哥知道后非要把这半袋玉米送回生产队 大哥从小很要强 他从来不做被人看不起的事情 工作队长姓朱 坚持做大哥的思想工作 大哥才勉强留下这半袋玉米救命粮。从我上小学那天起 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 拿上几粒盐放在嘴里吃 最后用水瓢从水缸里搯一瓢水喝饱 背起扎搂和背框去地里割草或拾粪等活干 我也没有任何怨言。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大哥艰苦努力勤俭治家诚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形象感染了我人生的坚强。

听老人讲过大年时 大年初一这天早上谁从井里提到第一桶水挑回家 谁家来年肯定有好运来 在那个年代有钟表的人家很少只有弓奎大善人家有 怎么办呢!我和二哥很早起来抬着两只空水桶去挑水。我俩只能在井边守候 耐心而坚强的等弓奎老人家来挑水 时间长了我和二哥在水井旁边冻得全身打哆嗦 我俩依然坚强守着 好似井里边有个金元宝一样等人来取。我和二哥从心里盼头老人家早点快点来挑水 时间就是这样越盼时间过的越慢 我俩慢步在井台上走着垛脚去寒 又细心的听着他的脚步声 盼他来又怕他来 下定决心我们今年一定要挑到第一桶幸福的水 他老人家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我迅速把水桶往井里放 老人家来到我们近前他会意的笑了 他帮助我们哥俩从井里提出第一桶水 而后他又用慈祥的眼光看了我们哥俩一眼说道“孩子们长大了 ”他又帮我们提出第二桶水 并嘱咐我们小心点慢慢走不要摔跤 他老人家的善举至今我还记在心里。不知是古人的预言起了作用还是从井里提到第一桶水给我们家带来好运。从此时起我们家时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六蓄兴旺 母鸡下蛋个大 母猪生猪仔多达12头 我放养的小母羊也生了两只小羊 全家人都很高兴。

1965年秋收接近尾声 “四清”工作队接上级指示也逐渐不断的退出各个生产队 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 在我们家住的6人中只剩下姓朱的队长到年底他才走了 他用生硬的南方话给全体社员开了最后一次会议 他说他要离开可爱可敬的社员群众从起新的工作 他要求大家一定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坚定信念走社会主义道路 永远忠于*思想 最后他用他们南方的乡土情给全体社员群众深鞠一躬 让全体社员很受感动 掌声响成一片。随着社会风气不断改革 阶级斗争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主席写的“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了 在学校老师给我读着毛主席的文章 讲解着文章的内容的重要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人间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树森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树森9并收藏人间记事最新章节第一章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