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的帐内桉几上摆着各个诸侯国的调兵令箭,腰间也悬挂着诸侯给予的通关印玺,等于说是掌握了列国的军权,怎么不能是纵约长了呢?

其实,智瑶现在获得的权限比苏秦还要高,至少各诸侯没给潼关印玺,只是给了苏秦一个新刻的印章,调兵令箭更是没有给一支。

另外一点,各个诸侯国的统兵将校,他们在今时今刻绝对不敢违逆智瑶,远比苏秦当一个名义上的纵约长有权多了。

其余担任过纵约长的楚怀王、楚考烈王、齐湣王、魏信陵君、公孙衍……等,或大或小的合纵约长,能指挥的其实也就是本国的军队,他国军队讲实话是不鸟的。

仅以为人臣的成就而言,智瑶早就有了不少高光时刻,掌握列国军权的这一次只能说一般般了。

为什么那么说?主要是水份太大,像是邳国、郯国、杞国、陈国这种凑数的国家再多也没有屁用,莒国和蔡国倒是够资格摇旗呐喊,真正有点用的也就越国和宋国。

当然了,再算上魏氏和韩氏,两个家族摆出来的实力比那些国家稍微强一些,即便是狐氏或钟氏都顶得上莒国的实力了。

并不是说宋国或越国很弱,只是晋国着实太强而已。

比如宋国,他们的总人口应该有一百八十万左右,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军队战斗力其实也不差。

若是宋国差劲,他们根本无法在“百年战争”中幸存下来,后面也会在吴国的侵袭下消亡了。

崛起之后的吴国,他们灭掉的国家挺多,短短二十来年将疆域扩大了三倍啊!

越国现在则是真的有点弱,看他们后面能不能消化从吴国获得的疆域和人口,一旦能够及时消化的话,也许就是另外一个吴国了。

面对文种真的率军进入“新郑”并控制了一个城门,其余人依旧是反应平平。

郑国的“新郑”是一座坚城,最外围的城门就有九座,并且有着九道防御线。

就问吧,仅是控制一个城门有什么用?

在“新郑”这边。

文种与罕达并肩站立着,居高临下远远地看着正在遭受围攻的郑军。

话说,一个偷袭者和另一个防御者,他们怎么并肩站在了一起,看似也不像谁被谁俘虏了。

事情的进展其实挺诡异。

乔装打扮后的越军前来骗门,一开始就被罕达所识破。

原因?一支残兵败将,不管穿着怎么狼狈,每一名士兵的武器没有丢就是最大的破绽;再则说了,越人的身高是硬伤,他们的普遍身高不超过一米六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西祠小说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誉与忠诚并收藏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衰,再请假一段时间